溆浦的除夕和元宵
溆浦的年夜饭,一定要炖腊猪头。过年时的腊猪头叫财头,或叫卍禒子(读作万显子)。财头的意思好懂,祈愿来年财源广进。卍禒子,乡下人只晓得嘴上讲,却并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更不会去想那是什么意思。古人把用来祭祀的肉叫作“禒”,而“卍”字乃吉祥咸集之意。过年时,腊猪头先要拿去祭祖的,当然就是卍禒子了。人们通常以为“卍”字符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其实甘肃临夏马家窑出土的彩陶上就多有这个符号。考此源流,我家乡把过年的腊猪头喊作卍禒子,应该始于新石器时代,只怕有四五千年了。
年三十大清早,男人把熏得墨黑的卍禒子取下来,先用干稻草擦去黑烟灰,再用烧红的火钳烙皮,烧掉未褪干净的猪毛。女人家早已烧好了热水,等着男人洗卍禒子。一个卍禒子洗干净,得花小半日工夫。男人洗卍禒子不性急,也不嫌麻烦。过年了,做什么事都有好心情。心里又满是庄严,处处细节都小心,以图个来年的好兆头。卍禒子是要整个炖煮的,最要看好火候和时间。卍禒子炖好了,拿红漆祭盘托着,先摆到神龛前的供桌上敬祖宗。
乡下人吃饭平时没多少讲究,团年饭就得关起门吃。家里人再多,八仙桌再小,也都围在一桌吃团年饭。辈分大的坐着吃,辈份小的站着吃。团团圆圆,吉祥和睦。团年饭的菜,通常是卍禒子肉两碗,牛肉、鸡肉、鸭肉、鱼、蛋卷、萝卜、白菜等各一碗。菜的碗数有讲究,一般是五碗、七碗、九碗、十二碗。不上十碗、十一碗菜。家里富裕的,掌厨的又勤快,菜做得多,可随撤随上。桌上菜的碗数,却需按规矩上。两碗卍禒子肉分上下席摆放,鱼放在桌子中央。旧时讲兆头,正月里的鱼是餐餐做摆样的,直到元宵节才能吃。过去怕小孩子不懂事,伸筷子吃鱼破兆头,有些人家干脆雕了木头鱼,也淋上辣椒和葱花,看上去像真的。不管真鱼还是木头鱼,年夜饭桌上必须有鱼,为的是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正月初一,家家都会睡懒觉。先天守岁晚了,早起也早不了。又有说,“觉”同“窖”谐音,多睡觉,就是多挖窖。这窖,当然是金窖银窖。起床之后,见人就拱手拜年,说的尽是吉利话。正月的禁忌很多,比如不准说凶煞的话,不准掏人家口袋,不准空手进人家的门,男人不下地,女人不做针线。初一到初五不准扫地,怕把财气扫掉,也不倒垃圾,亦是财不外送的意思。
非亲非故说拜年,只是口头上的祝福。亲戚间正儿八经拜年,多从正月初二开始。拜年只在姻亲间,男方拜女方家。男人领着妻儿往岳父母家拜年,还需拜妻家伯叔姑舅姨等长辈。旧时,礼信通常是腊肉一块,糍粑八个,柑橘八个,冰糖一包。依过去的讲究,礼信都放在竹篮里,上面拿毛巾盖着。受拜的长辈通常要留吃饭,客人远的歇一夜,近的当日即回。年礼不可全都收下,新年提空篮子归屋不吉利。结婚新人拜年,又是别有规矩。受拜的长辈需收了腊肉,还得给新人打发一包棉花。长辈收了腊肉,新人来年得子,你就得捉只鸡去贺喜。
正月初三,开始舞龙灯,谓之出灯。龙灯先在自己村里舞,再去别的村上热闹。村与村之间以龙灯联谊,这是很古老的习俗,有整套的规矩。比如,李村龙灯去张村,李村白天派人去张村送帖子,张村出个理事的人接牌灯。龙灯跟着牌灯走,免得落下人家。龙灯每到一村,家家户户都得去,谓之隔村不隔户。龙灯上门,主人需依礼打发礼信,叫做完茶钱。过去完茶钱,只需打发几个糍粑即可,如今需要封红包。谁家今年有喜事,起新屋的,收亲嫁女的,孩子上大学的,完茶钱得客气些。有喜事的人家,事先得商量茶钱多少,免得面子上不好过。龙灯舞进人家屋里,敲锣打鼓,高喊吉祥祝福。主人奉上茶钱,舞龙灯的壮汉们齐声呼喊:“高升!”意思是要再加些茶钱。喊过两回高升,完了两回茶钱,壮汉们再喊:“好的!”主人第三次完茶钱,龙灯便红红火火舞向隔壁人家。茶钱不需太多,只是图个吉祥。龙灯共舞十天,正月十三收灯。收灯之夜,村上老少和舞龙灯的人聚到河边,焚香烧纸,龙入江河。
元宵灯会是城镇才有的风俗,乡下只偶有正月里唱大戏的。村上人自己出钱请戏班子,各家各户出多出少都是自便。正月初开始唱戏,唱到元宵节打止。戏放在祠堂唱,村上人整天进进出出祠堂门。有天天坐在祠堂天井看戏的,也有看会儿戏又到祠堂门外摆龙门阵的。乡下人最爱看的戏是《目连救母》,元宵节这日的桥段都是刘四娘在地狱受酷刑打飞叉。刘四娘真实地绑在木柱上,几个鬼差手持钢叉往木柱上飞插过去。台下满场尖叫,有闭眼的,有抱头的,有耸肩的,有往别人身上倒的。胆子大的才敢睁眼看,高声叫喊:“好!”
叉是真钢叉,鬼差手眼不准,就会叉到刘四娘身上。舞台上有多少个鬼差,只看戏班里有几个演技高强的武生。演鬼差的武生越多,戏班子名气越大,生意就越好。打飞叉毕竟太凶险,元宵这日便要献牛祭神,玄天上帝、关圣帝君、郎神唐明皇、土地爷及各路凶神煞神一体同祭。戏班子大吃大喝一顿,村上家家户户也分得牛肉。依古礼,祭过神的牛肉,也是禒肉了。
如今村上人的日子都好过了。旧时,哪怕是殷实人家,正月里也不是天天吃鱼吃肉的。团年饭吃剩的菜,当晚就捡拾好藏起来了,待客时再拿出来。直到元宵节,再把没吃完的荤菜拿出来,一家人好好吃一顿。这天,才能吃那碗放了半个月的鱼。此俗现在不讲究了,爱吃的话可天天吃鱼,天天都有吉祥祝福。
我老家元宵节必吃冬粉糍粑。取糯米用井水浸泡七日,擂磨成浆,拿纱布沥水,晾晒成干粉。元宵这日,再拿备好的糯米粉揉成汤圆,放上甜糟,冲上鸡蛋花,煮着吃。也是祈求阖家团圆的意思。
吃过元宵饭,一年阳春就开始了。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