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正确政绩观 谱写茶陵高质量发展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这一重要论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茶陵这片红色沃土,始终坚持以正确政绩观为指引,破除思想桎梏、汇聚人才智慧、夯实产业根基、优化治理效能、锻造过硬队伍,不断书写茶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破思想之茧,以新理念引领发展突围。发展差距本质是观念差距,破局关键在于更新理念。解码政策要“见微知著”。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战略部署,把“规划图”细化为“施工图”,让好政策落实落细见实效。解放思想要“敢闯敢试”。立足“红、古、绿”资源优势,敢于在专业“园中园”建设上闯新路,善于在“茶陵三宝”等特色产业中谋突破,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用“创新意识”取代“守旧思维”。
汇人才之智,以优环境激发内生动力。人才是县域发展的“第一资源”。用才当“不拘一格”。激活“青年人才驿站”聚才效能,对懂产业、通电商、精技术的“田秀才”“新农人”大胆选用、放手使用;对有闯劲、敢担当、善创新的年轻干部、专业人才给平台、压担子。留才需“用心用情”。着力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完善创业孵化、资金扶持等发展保障,让人才在政治上享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温度。
强产业之基,以特色化提升创新活力。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骨架”。育“单项冠军”破“泛而不精”。聚焦茶陵红茶、园林机械、北斗应用等优势领域,借鉴“链式招商+产业集群”模式,推动产业从“有产品”向“有品牌、有市场”升级。促“三产融合”拓“发展蓝海”。依托万樟园林生态基底,融合“毛泽东在茶陵”红色IP,串联工农兵政府旧址、湾里红等红色地标,联动云阳山、花湖谷等绿色景区,真正让“红、古、绿”资源变成富民“金饭碗”。
优治理之效,以软环境夯实发展实力。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以“用户思维”优服务。落实“一把手走流程”“项目帮代办”等机制,主动靠前服务、统一监管尺度,坚决整治“中梗阻”等现象。以“底线思维”守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排查安全生产隐患,稳妥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实现发展既有速度更有质量、既有声势更有根基。
锻干部之能,以实干风凝聚奋进力量。践行正确政绩观,核心在于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炼“战略谋划”之功。既要“抬头看路”精准对接国家战略,谋划长远发展;也要“低头拉车”立足县情实际,紧扣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扬“实干担当”之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干部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服务一线经受锤炼,为“实干家”“攻坚手”撑腰鼓劲,汇聚起推动茶陵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