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么话2025年第20期
为打破“35岁上限”的招聘规则叫好
据报道,四川、浙江、广东等多地将部分事业单位报考年龄放宽,有的岗位要求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学历放宽到41周岁及以下。
年龄限制要真正打破,还需加强系统谋划。凝聚反对年龄歧视的社会共识,放弃“年龄+学历”的简单筛选,逐步建立人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但在就业上考虑“大龄新人”,还在企业用人成本、家庭生活负担方面,为35岁以上人群解忧纾困。消除就业年龄限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意味着社会珍视每个人的潜在价值,承认人才没有“保质期”,智慧与能力的发展轨迹因人而异。这种转变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包容、高效且充满活力的现代社会。
——《新华每日电讯》(作者:薛晨)
百岁院士下场维权照见了什么
近日,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这位年过百岁仍坚守学术初心的老者,不得不以手书签字的方式委托发布严正声明——在其百岁寿辰庆典这一庄重场合,竟有五人违规拍摄影像资料进行不当宣传。
闻“院士”之名便蠢蠢欲动,见“帽子”之利就急不可耐,这五人的所作所为,实则是社会上部分群体唯利是图、唯名是从的浮躁心态缩影。院士亲自下场维权类似场景不应也不能再次上演,除了团队发布声明以正视听,也要考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益与学术尊严,对涉事人员依法追责,让“蹭名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南方日报》(作者:陆夷)
流量越是汹涌越需保持清醒
在“鸡排哥”持续引发关注之时,去年爆火的理发师晓华已经归于平淡。
无论如何,保持清醒,守住“听得懂话”“保持幽默”的特质,不在流量狂欢中迷失方向,不在回归日常时焦躁落寞,尤为珍贵。须知,如果不能在高光时刻保持清醒和自洽,就很容易迷失在流量的漩涡里,甚至跑偏。
——红星新闻 (作者:伍里川)
弯下的是腰 担起的是责
日前有媒体报道,青岛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孟成,在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中,有7天半的时间都在“弯腰”帮助家人抢收玉米。
这种“弯腰”,既是成长的淬炼,也是责任的践行。当下不少青年大学生既能心怀远方,也能脚踏实地;既能仰望星空,也能体恤父母的辛劳。将“责任”二字,躬行实践于劳动的土地上,这种知行合一的品质,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力量。他们弯下的,是年轻的腰;挺起的,却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的脊梁。
——《中国教育报》(作者:童言)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