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者:赖晓智 来源:2025年第20期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 10时1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大力推进“学区制管理、县管校聘、集团化办学”等改革,破解管理层级冗余、师资活力不足及资源配置分散等难题,稳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行学区制管理,破解教育管理层级过多的问题。打破按乡镇行政区划的中心校管理模式,整合盘活区域分散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撤并整合33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统筹规划未来8年教育布局,基本形成“一片一所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寄宿学校,因地制宜开设中小学、幼儿园”格局,实现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动态适配。改革管理模式。全面撤销中心校,将全区8个镇23所农村学校整合为单一法人治理的4大学区。新学区统管人事、财务、教学等,推动资源从“单校配置”向“学区统筹”转变,实现管理人员精减32%。实行多点执教。突破校际壁垒,灵活解决跨学段、跨年级、跨专业教学问题。目前,12名教师实现跨校授课,物理、生物等多点执教学科成绩平均提高5-8名,授课满意率提升20%。

实行县管校聘,突破师资队伍活力不足的瓶颈。打破“吃大锅饭”格局,建立按岗聘人、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全面定编定岗。打破传统师生比和班师比配置模式,各学区按“以事定岗、以岗聘人”的原则,精准核定岗位1579个,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全员竞聘上岗。由各学区采取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等方式按岗择优聘用,同步对落聘教师实行转岗安置或待岗培训。目前,全区1637人参与竞聘,74名落聘人员已转入后勤服务岗。全程跟踪评价。各学区对竞聘上岗教师实时动态评价、年底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续聘、评优晋级、绩效分配等直接挂钩,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坚持多方赋能,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的难题。内挖外引优质教育资源,合力提升教育品质。集团化办学强指导。探索“名校+学区”的办学模式,由6所城区优质校牵头,联合引进4所全市标杆校,结对帮扶4个学区。现已组建16个教师结对帮扶组、14个跨校教研共同体。精准投入提标准。投入3000万元建成6所农村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寄宿学校。每年安排500万元实施“校车进校园”,解决偏远学生上下学难题。实施“五大装备提升工程”,实现空调、护眼灯、智慧黑板等全配齐。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实现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室及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招引人才补短板。引进名师助学,带动教学管理提质。实施“夕阳红计划”,招募近20名退休名师、学科带头人返乡支教,精准提升农村学校学科水平。链接资源聚合力。推动奖教助学,依托圆梦教育基金会等平台,发动乡贤、爱心企业及慈善组织等每年捐资捐物200余万元。联动本地特色产业基地共建劳动实践点,拓展劳技、手工及漆画等非遗文化进课堂,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渌口区委副书记、区长)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