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四位一体”战略推进湖南耕地保护工作

作者:李婧仪 刘建国 来源:2025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08时4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以“四位一体”战略推进湖南耕地保护工作.png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筑牢大国粮仓“耕基”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率先提出数量、质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耕地保护战略。数量管控是底线,质量提升是内核,生态修复为前两者提供保障,而文化传承则是耕地保护实现数量、质量、生态融合的根本动力和精神纽带,四者之间互为一体,形成功能耦合的循环体系,探索出耕地保护工作的“湖南实践模式”。

以耕治体系为核,构建耕地保护有效保障。湖南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治理体系,从三个方面保障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其一,党政同责与高位推动。将耕地保护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建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省级田长的“5+1+N”田长制体系,并配套成立省田长制办公室,整合21个部门协同推进工作。其二,四级联动与网格化管理。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共担责任机制,通过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依托14.8万名网格田长实现责任到人。其三,激励与问责并重。湖南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对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将耕地保护纳入市县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激发基层积极性。

以耕技创新为刃,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反哺。为提升耕地保护效能,湖南借力数字技术构建“监测—提质—反哺”支撑体系。其一,形成“天—空—地—网”一体化的智能监测网络。湖南集成卫星遥感、铁塔视频、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推动监管从“事后纠偏”向“全程智控”转型。其二,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产能与生态硬件基础。全省多县市推广“稻—鱼—蛙”共生模式等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增收和土壤提质。其三,生态修复反哺经济增值。通过监测各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本底和碳汇功能,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市场交易,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反哺耕地质量提升。

以耕育新风为本,文化基因激活耕保意识。湖南深挖耕地文化价值,以文化软实力助推耕地保护。其一,文旅融合和产业振兴激活勤耕护耕之风。湖南多地采取“古村落+”模式,将耕地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产业业态,带动乡村旅游,吸引农民返乡,促进撂荒地复耕,营造勤耕护耕之风。其二,地域文脉和文化精神激活全民耕保意识。湖湘土壤培育了湖湘人民坚韧不拔的湖湘禀性、恋土爱国的湖湘品格,这些精神品质是湖湘耕地文化的精神财富。以立项专研、融媒体、文博会展、文化讲座等形式宣传湖湘耕地文化精神,激发“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层热爱,激活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其三,通过科技赋能湖湘耕地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利用遥感监测和数字化技术建立保护档案,将传统农耕景观纳入耕地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湖南各类农耕文化博物馆通过VR/AR技术展示湖南“春耕祭”“开秧门”等农耕仪式,增强公众对耕地文化的认同感。将耕地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既能提升耕地保护效能,又能守护“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农耕图景。

(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土地整理局)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