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决议为遵循讲好抗战故事
7月7日在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作为伟大抗战精神的载体,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数不胜数,要将其“讲好”固然要创新形式与技巧,但更根本的是要坚持正确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来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指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体现了我们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新认识”。这些重要论述为讲好抗战故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历史决议为遵循,讲好“十四年抗战”的故事。“十四年抗战”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论断。从历史决议的文本逻辑来看,三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自始至终强调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的开端,直至第三个历史决议正式“修改了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抗日战争‘八年之久’的说法,将抗日战争起点确定为1931年”,至此“十四年抗战”叙事由“隐性”提升为“显性”。从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来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共产党立即号召进行民族自卫战争,并开始直接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因此,讲好抗战故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以历史决议“十四年抗战”的科学论断为遵循,把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挖掘好,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一代代传下去。
以历史决议为遵循,讲好“中流砥柱”的故事。第三个历史决议明确指出,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抗战态度上,党是最早的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承担了抗日民族先锋的历史重任。在抗战路线上,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正确战略的引领者。在抗战贡献上,党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因此,讲好抗战故事,就是要把展现党在全民族抗战中“中流砥柱”的故事讲好,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一代代传下去。
以历史决议为遵循,讲好“亚洲主战场”的故事。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同时中国抗战的胜利即日本战败投降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因此中国抗战贯穿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亚洲主战场的中流砥柱。从七七事变到抗战结束,中国牵制和抗击的日本兵力是最多的,中华儿女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讲好抗战故事就是要以历史决议为遵循,严正反驳“西方中心论”的二战史观,讲好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亚洲主战场”故事,把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一代代传下去。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