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勿忘侵华日军祸湘暴行

作者:桂新秋 邹艳 来源:2025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10时1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勿忘侵华日军祸湘暴行.png

今年8月1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致辞中重提“反省”,却避谈“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并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公然挑战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此举引发中韩等亚洲邻国强烈不满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把湖南深受其害的耄耋老者的思绪硬生生拉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灾难岁月。当年日本侵略者在湖南狂轰滥炸、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犯下了滔天罪行,直接造成湖南无辜平民伤亡262万多人,财产损失12万多亿元(法币),相当于当时湖南20年的财政收入,间接损失与伤害则无法估量。

狂轰滥炸,废墟遍地

近10多年来,日军遗留炸弹在湘江河畔被发现频频见于媒体。有的人迷惑不解,了解历史的却能从中直观感受到它们残留的煞气。80多年前,日机在湖南境内狂轰滥炸,导致三湘大地满眼废墟,难民成群。

长沙是湖南省会,也是中国军队第九战区长官部所在地,自然成了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之一。据1946年12月湖南省政府统计室编印的《日军飞机轰炸地区表》,1937年7月起,长沙开始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1938年8月17日上午,18架日军飞机3架一组,呈品字形,对长沙进行狂轰滥炸、机枪扫射。中山路、宝南街等20余处繁华市区和南门外东瓜山、中六铺一带贫民区哀鸿遍地,惨不忍睹。这次轰炸是长沙遭受100多次轰炸中范围最大、死伤最多、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日机共投弹120多枚,炸毁民房、商店300余栋,炸死民众833人。

日机轰炸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军民,连文化教育场所、文物古迹等都不放过。1941年8月,湖南省防空司令部在《湖南省空袭概况》中对此特别标注:“学校多成轰炸目标,充分表现敌机之兽性。”据统计,日机轰炸湖南共计686次,炸死民众13322人、炸伤14864人,炸毁房屋66685栋。而据近10多年来有关专家学者考证研究表明,从1938年11月至1945年8月,日军飞机共轰炸了当年湖南59个市县、轰炸次数不少于1630次。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也难逃厄运。日军侵占期间,藏书楼被炸毁,珍贵的古籍被当作燃料焚烧;湖南图书馆的30万册藏书被抢走或烧毁,其中包括宋代刻本《资治通鉴》等国宝级文献。

屠杀惨案,惨绝人寰

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历史教育与教科书进行系统性篡改,模糊战争性质与暴行,将“侵华战争”改为“日中战争”,将惨案弱化为事件,对遇难人数标注为“存在争议”或删除,强征劳工表述从“强制押送”改为“动员”和“志愿征用”,慰安妇问题被歪曲为“自愿行为”。

然而,一首在益阳厂窖当地传颂的民谣让日本方面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甸安河,甸安河,日寇来了遭惨祸,几万同胞齐遇害,尸体挤得个挨个。五里长河成血海,野狗天桥可通过。”这首民谣,再现了日军在湖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罪恶场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湖南,他们嗜杀成性,制造了厂窖惨案等一系列令人发指的重大血案。

1943年5月5日,日军集结第3师团、第13师团、独立混成第17旅团等部重兵,向驻防洞庭湖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了疯狂的进攻。8日,日军包围了厂窖大垸(今属益阳南县)。中国守军第七十三军主力1万多人和武汉、长沙、安乡、华容等沦陷区难民2万多人,加上本地15000名居民,除少数突围逃出外,绝大多数被合围在这个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的陀螺形口袋中。9日上午,日军指挥官下达了屠杀命令:“当杀人时,应尽可能将其聚集在一块地方,节省子弹和劳力。”“无论什么时候,须以不令一兵漏网,全部歼灭,不留痕迹为主旨。”日军用机枪、刺刀、火焰喷射器进行“地毯式”屠杀,短短3天时间,共屠杀我同胞3万余人,还有3000多人被打伤致残,制造了一个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大惨案。厂窖镇的藕池中,尸体层层叠叠,河水因鲜血而变红,事后村民们打捞尸体,花了整整1个月才清理完毕,池底的淤泥至今仍能挖出弹片与白骨。

此外,日军在岳阳新墙、临湘洪山、湘阴营田、新化洋溪等地制造屠杀惨案多达130余起,杀害我同胞乡亲57万多人,涉及当时67个市县。除了肆意屠杀,日军在湘北的岳阳、临湘一带推行“无人区”计划,将村民驱赶到“集中营”,反抗者被当场杀害,顺从者则被当作“苦力”,饿死、病死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路边。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在常德、益阳等地设立“慰安所”,强征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年龄最小的仅12岁。这些妇女被关在铁丝网内,每天遭受数十次蹂躏,稍有反抗就被殴打、杀害,幸存者大多终身不孕,或因创伤精神失常。

生化战争,泯灭人性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侵华日军公然蔑视国际法,不仅对中国军队大量、频繁地使用毒气,而且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也使用毒气,甚至在常德附近投放鼠疫细菌,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生物化学战。

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经过27次开庭审理,在原告团、律师团提供多达500页书面证据及31名原告的陈述、11名证人的法庭证词等材料,认定了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细菌战的事实的情况下,仍然驳回了原告要求谢罪并赔偿的请求。这场诉讼历时5年,再度掀开了日军给三湘儿女造成沉重灾难的记忆。

1941年9月中旬,日军进攻湘阴周家嘴时,发现24个村民躲进了洞内,即用棉絮堵住洞口,再注入毒气,将村民全部毒死洞中。1944年11月3日,日军到道县楼田村骚扰,发现村民躲在黑岩洞中,便用风车向洞内吹燃烧的干辣椒和化学毒物,致568人中毒死亡。

最令人发指的是,日军第731部队远征队和总部设在南京的“荣”字第1644部队,联手对常德及其周边地区发动的惨无人道的细菌攻击。1941年11月4日,“早上六时许,……日寇飞机一架由东向西低飞,在常德市上空盘旋,……在市内鸡鹅巷、关庙街、法院街、高山巷以及东门外五铺街、水府庙一带,投下大量的谷、麦、豆子、高粱和烂棉絮块、碎布条、稻草屑等物。”11月12日,家住城中关庙街的蔡桃儿被送至广德医院,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此时距发病时间仅36小时。蔡桃儿是第一个有记录的鼠疫受害者。鼠疫不仅在常德城区肆虐,而且向周边地区蔓延。日军对此进行了跟踪,《井本日记》记载:“常德附近开始菌疫流行,至25日已发现患者44例,死亡40人。1942年鼠疫再度流行,仅这年就有患者76例,死亡66人,共计死亡106人。”

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中国等国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大量走访、取证,得出了1941年11月鼠疫流行两年,常德受害者达7000多人的结论。2002年8月常德诉讼团向日本递交的“7643人的死亡名单”显示,常德细菌战受害区域波及13个县、70个乡、486个村,其中因疫死亡30人以上的村子多达60余个。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