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誓荡扶桑儿”的湖南抗战英烈

作者:夏远生 来源:2025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10时2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誓荡扶桑儿”的湖南抗战英烈.png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抗战军兴,南岳挺立,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将军登临祝融峰巅,赋诗明志,抒发了中国军人抗敌御侮、保国灭寇的雄心壮志,鼓舞了湖南军民奋不顾身浴血抗战的斗争精神。

战以图存的湖湘精神

“非一战不足以图存”,是毛泽东长沙求学时的誓言,宣示了湖湘文化不畏强寇勇赴国难的血性和骨气。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向亿万中国人民吹响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号角。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歌》,激奏鼓舞抗日军民和敌人拼到底的杀敌进军曲,毛泽东称赞写得好。这些歌曲将战以图存、抗敌御侮精神融入抗日军民的血脉,成为“用我一湘壮河山”的强大力量。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发出呼吁:“寇深矣!事急矣!我们要发挥湖南人历史的反抗精神,保卫我们的家乡”“我们三千万湖南人民,为保卫大湖南而战!”

激战三湘的中国军人认识到“湘省所处地位关系国家民族危难甚巨,吾人应发抒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体现了中国军队抗战到底的精神,也是历次湖南会战屡挫强敌、血沃中华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湖南人民坚持全民抗战、团结抗战、持久抗战、浴血抗战,以抗战图生存,以抗战救危亡,展现了心忧天下、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血战到底、“誓荡扶桑儿”的英雄气概,以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六次浴血会战视死如归、勇猛御敌,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和八路军南下支队深入到湖南沦陷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令日本侵略者不寒而栗。

血卫中华的抗日将士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先后三批公布了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1000余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有许多湘籍抗日英烈和在湖南战区牺牲的抗日英烈。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牺牲的最高军职英烈,醴陵人,军事家。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为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5月25日壮烈牺牲于山西辽县。朱德总司令挽诗曰:“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著名的回民支队政委郭陆顺,1942年4月反“扫荡”时牺牲于河北献县。吕正操司令员说:“郭陆顺同志是模范政治委员。”同样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衡山人,1945年牺牲在津浦路抗日战场。

在南京保卫战中,萧山令临危受命,任南京卫戍司令,兼代宪兵司令、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担负守卫南京重任。率部坚守南京26个昼夜。奉命突围时血战5小时,弹尽援绝,举枪自尽殉国,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

彭士量1943年任陆军暂5师师长。11月日军侵犯常德、桃源等地,他率部固守石门,与日军血战8个昼夜,重创日军,不幸中弹牺牲。临终疾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在台儿庄战役壮烈殉国的罗芳珪,时年31岁,国民政府追谥为陆军少将,入祀南岳忠烈祠。周恩来为其撰挽联:“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1939年9月,日军向湘北新墙河北岸笔架山进犯。史恩华奉命率一营兵力,苦战坚守阵地3昼夜,抵抗日军陆空联合攻击,肩部受伤后裹伤再战。师长打来电话:“史营长,你部任务已达成,如无法坚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史恩华回答:“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他下令剩余官兵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猛烈地向日军还击,不幸再次中弹壮烈牺牲。

中国远征军,许多湖南将领战死疆场,如第38师副师长齐学启,新39师师长洪行,第96师288团团长凌则民,新29师87团团长陈海泉,第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预2师5团团长李颐,第六战区少将高参陈范,驻印军战车训练班副主任唐铁成。

衡阳保卫战之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修改《解放日报》社论,强调“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高度评价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衡阳之战,“配合作战,构筑工事之民夫,葬身枪林弹雨者,达3174名”。衡阳抗战之城,铭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牺牲,也讴歌着广大民众的献身精神。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湖南将士数十万计。广大湖南军民,不畏强暴,保家卫国,彰显了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人不可侮的爱国烈士

“日寇何足惧,湘人不可侮。”清末翰林郑家溉,以书法著称,并精研辛弃疾的词章,崇尚其爱国精神,满腔希望国家和民族能山河重整,百废俱兴。1944年日军大肆侵犯湖南,要组维持会,找郑家溉任会长。郑家溉断然拒绝,自知日军不会轻易放过,便纵身跳入池塘自尽,被日军发觉后,又遭乱枪射杀,时年73岁。徐特立在延安指出:“长沙翰林郑家溉,拒绝日本帝国主义维持会长的职务而遭屠杀,以一死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抗战的过程中,在野的前清时代的士大夫也兴奋起来了,这就是四万万人反屠杀愤怒中的新产物。”新中国成立时,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说:“天安门前为之树碑纪念的无数永垂不朽的先烈,有家溉先生在内。”

1939年9月,日军在湘阴营田登陆后,到处杀人强奸。营田镇武穆乡农民易玉涛之妻被敌人打死。易玉涛怒执菜刀斩死了两个进门的日兵,被群敌枪杀。田汉编写长沙会战剧本时赴湘北采访,捐建“易玉涛勇士夫妇之墓”,并赋诗赞颂:“人人易玉涛,中国不会亡。”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正是千千万万湖南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万众一心,视死如归,冲锋陷阵,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18岁的长沙稻田女中学生、女兵烈士刘守玟,留下了人生唯一的照片。她那灿烂如花的青春,献身于台儿庄的战场。一个湖南女孩,战死千里之外,令人感伤。这并不是偶然的战例。稻田女中,周南女中,是著名女校,深受毛泽东领导青年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影响。曾宪植、谢冰莹等稻田女中学生是首批黄埔女兵,抗战中再上前线。湖南女性请缨杀敌蔚成热潮。八路军通讯处输送数百名青年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有任弼时的女儿,徐特立的儿媳,王凌波的女儿,杨开慧的侄女。周南女中杨展等10多名女生投笔从戎,到敌后根据地战斗。毛泽东的电报写道:“展儿于8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为国光荣牺牲。她是百万牺牲者之一。”

据统计,在湖南战区,中国军队官兵阵亡30万人,人民群众遭日军杀戮92万人,重伤170万人。“誓荡扶桑儿”的湖南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参加全民族抗战,谱写抗日御侮壮丽篇章,永远载入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史册。

(作者系原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